身先士卒、調整策略、多多運動:投資家黃紹麟給台灣新創業者的建議

taiwan-startup-stadium-mentor-max-huang-international-date-line-capital

對於黃紹麟而言,科技產業並不陌生。曾經在阿里巴巴支付寶與台灣大哥大等企業擔任管理職位,他個人的職業生涯,可說追尋著亞洲網路與電信產業的成長腳步。這些日子以來,黃紹麟把眼光放在蓬勃發展的新創圈,最近創辦了「換日線資本」(International Date Line Capital),專門首次投資中國的創業家。

以下是黃紹麟給台灣創業家的建議:

不要只雇用死黨

比起陌生人而言,雇用熟悉的朋友固然可靠得多,但是你身旁不可能總是找得到合適的人。黃紹麟承認:「若你未能建立一點名聲或做出成績,你將很難吸引具備合適能力的人才。」簡單來說,一流人才希望找到一流公司,因此要試著讓公司有吸引力,並且多多累積人脈。

即便狀況不理想,仍要身先士卒

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,應該瞄準問題、靈活應變。「在一間新公司內,常常有各式各樣的問題。創業家必須嚴以律己,並果斷地決定處理方式。」你無法總是等待最佳時機,再做出完美決定。大家會經常尋求你的幫助,而你必須要成為他們的榜樣――即便你自己不這麼認為。

以成熟的態度面對錯誤

知道何時該調整策略,與抓住開創事業的時機一樣重要。「許多新創公司的創辦人,常常不肯正視問題,無法承認自己做了錯誤決定。」承認錯誤、反躬自省,是謙虛的表現。失敗是寶貴的經驗,沒有比失敗更好的老師了。

記住是什麼原因讓你的公司特別

黃紹麟說:「當我在看投資案的時候,我考慮的是每一間公司做了哪些事情,使得該公司在特定領域擁有傑出表現。」若你越是知己知彼,就越容易明白,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的公司與產品別樹一幟。無論是產品、用戶、還是團隊,要能簡單明瞭地描述你的特別之處,並且試圖說服投資人:你是值得投資的。

思考格局要再大一點

雖然貢獻當地社區也是一種高尚情操,然而你若想要進軍國際市場,你的構想就得具備成長潛力。黃紹麟說:「中國人非常清楚何謂經濟規模。從美國人身上,中國學到了一點,那就是人口龐大的國家,總是有錢可賺。」台灣新創圈面臨的最大問題,便是欠缺國際競爭的洗禮,因此許多創業家只顧解決台灣本地的問題。若你是新創公司的創辦人,請記住:你的產品要能改善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,所以請設計一個全世界都能使用的產品吧。

保養你的硬體

黃紹麟指出:「當身體釋放腦內啡時,我們比較能夠應付每天的壓力。因此,運動是必須的。」許多創業家焚膏繼晷,為了證明他們的熱情;然而別忘了:你不是鐵打的。忽視自己的身體,將會嚴重傷害生產力。除了身體之外,你也必須照顧自己的心靈。「就潛意識的層次而言,冥想能改善思考流程,讓我們更了解自己。」

蕞爾小島,宏大眼光

台灣出身的黃紹麟,花了許多時間在中國投資與工作。他希望自己累積多年的經驗,有助於台灣新創公司的成長茁壯。他強調,儘管台灣因為市場小而面臨諸多困境,但是台灣的新創企業依然可望贏在國際。牢記上面幾點忠告就是一個好的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