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台灣的黃氏兄弟 二部曲:搖滾台灣新創圈

黃耀文與黃耀明在MOSA 2015會場

黃耀文與黃耀明在MOSA 2015會場

我們在首部曲介紹過「阿碼科技」的創辦人黃耀文與黄耀明,看到他們如何成功地在台灣打造國際級資安公司,後來於2013年被美國公司Proofpoint收購的故事。黃氏兄弟的成功經驗,雖足以激勵台灣的年輕創業家,但是兩兄弟並未就此心滿意足,冷眼旁觀下一代的創業家自己摸索。相反地,他們其實已經開始回饋台灣的新創圈了。

MOSA: 台北的全新國際新創交流會議

今年十月,兩兄弟在台北舉辦了首屆MOSA國際新創交流年會,由黃耀文自願擔任籌辦,而黄耀明則擔任主持人以及與談人。

黃耀明與彭博社Tim Culpan對談

黃耀明與彭博社Tim Culpan對談

今年整整一年時間,黃耀文都與Changee串串所率領的活動籌備小組密切合作,物色國際間對台灣創業精神最有助益的講者。不同於我們一般所期待的科技論壇,黃耀文非常希望能在MOSA年會上討論失敗的案例,一如分享成功案例般重要。「台北若能開始擁抱失敗與犯錯,才能真正成為新創公司與創業家的基地。」因此,黃耀文很驕傲地邀請賀元參加MOSA的開幕座談。賀元是網路熱潮年代創立「資迅人」(Inforian)公司的科技金童,後來隨著網路泡沫化而於2001年結束公司營業。在美國,一連串創業與失敗的經驗,猶如創業家的榮譽勳章;可是在台灣,創業家一旦失敗,就很難再爬得起來。不過,賀元辦到了,他最近成立了一家音響新創公司,名為Light Harmonic

黃耀文表示,他在賀元身上,看到了台灣創業家都應該秉持的精神,那就是跨越失敗,重新朝更遠大的目標邁進。他說:「我真正想要做的,是把台北打造成一座接納失敗的城市。事實上,今天在這裡的新創公司,大部分都可能會失敗,但是那並沒有關係。你只需繼續向前,另起爐灶。」

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:投資台灣的未來

黃耀文在第二梯次海外加速器培訓營中指導早期創業團隊GRAPHR

黃耀文在第二梯次海外加速器培訓營中指導早期創業團隊GRAPHR

2015年,黃氏兄弟與業界先進崔仁輔(Andrew Tsuei),以及SilverLink資本的John Chi共同成立了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,以5000萬美元的資金規模,投資台灣種子階段的下一代創業家。該基金的主要目標,是協助著眼國際市場的台灣新創公司,特別是那些計畫進軍美國與中國的團隊。

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如何決定投資對象呢?依據黃耀明的說法,「主要是看公司創辦人,他們血液中是否流著值得投資的條件。」這個創辦人基金最特別之處,在於四位出資者本身也都是創業家,因此,這筆基金也帶著四個人的創業經驗在內。「當我們見到這些團隊時,我感覺我們能給予許多價值。我們花時間與他們相處。這就是我們的價值。」黃耀文說道。此外,由於沒有外部投資人,因此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並沒有替投資人創造獲利的壓力。該基金因此得以致力於長期成長,而非眼光短淺的獲利目標。黃耀文說:「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為了產生影響力。」

Deepblu CEO陳鴻儒在第一梯次海外加速器培訓營中向黃耀文發表簡報

Deepblu CEO陳鴻儒在第一梯次海外加速器培訓營中向黃耀文發表簡報

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由前HTC總裁佘祥生擔任總經理,在最初幾個月,該基金已經投了兩百萬美元,給早期階段的台灣新創公司。在這六間新創公司中,Deepblu 九星資訊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。這間公司主要做潛水智慧錶Triton,以及國際潛水同好的分享網站,而這些產品很快就要上市了。這份機緣來自於今年6月台灣新創競技場所舉辦的第一梯次海外加速器培訓營,黃耀文在該活動中認識了Deepblu的CEO陳鴻儒。之後,黃耀文便與陳鴻儒的團隊密切合作,一方面協助拓展該公司的願景,另一方面也希望利用陳鴻儒等人的硬體背景,以及對潛水的愛好來幫助公司獲利。該基金投資的其他早期新創公司還包括:C2C分期付款平台Installments、匿名社交服務Trigger,以及行程規畫網站Niceday等。黃耀文與黄耀明兩兄弟將持續不斷尋找年輕、有才華,並且胸懷國際的團隊,正如他們當年創立阿碼科技一樣。

taiwan-startup-stadium-wayne-huang-mentor.jpg

與台灣新創競技場一同搖滾

當然,我們也不能忘了黃氏兄弟對於台灣新創競技場的貢獻。他們不僅提攜後進,創立公司,同時也大力支持台灣新創競技場的使命,亦即把台灣的新創公司推向國際。透過這些貢獻,加上舉辦MOSA以及設立SilverLink-Aranya創辦人基金,黃氏兄弟顯然將會在台灣掀起一陣波瀾――而這一切只不過是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