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家的故事: 台灣電商教父-何英圻Steven Ho
/91APP董事長何英圻說:「新創事業是有人靈光一閃看到了機會,而看在其他人眼裡卻認為不可能。」
身為亞洲電子商務的先鋒之一,何英圻對於新創產業再熟悉不過了。他是網際網路萌芽時代的第一代創業者,由於目睹了美國電商如亞馬遜的無窮潛力,便與同學共同創立了他們的第一個新創事業。
「網路購物首度成形於1995到1997年間。」他說。「我的一位同學預見了這種新型態購物方式帶給台灣的機會。沒多久,我們的工程師便在一個月內寫好的第一支購物用的程式模組。」
一腳踏進電子商務後,何英圻很快便成為台灣電商界的風雲人物,先後把兩間創立的公司賣給國外大廠eBay與雅虎。雅虎奇摩後來延攬他擔任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,2008年起至2011年,何英圻將事業群總業績(GMV)提升至500億新台幣,更加奠定了他身為電商教父的地位。
重燃創業魂
然而,在一流企業的傑出表現並未澆熄何英圻的創業魂。他多年累積的經驗,以及持續不斷的成功,最終讓他創立了目前的事業:91APP。這個全新的行動應用程式與網路服務,能夠協助零售業者開設自己的線上商店。在2015年初A輪募資之中,91APP募得九百萬美元。該公司的成功彰顯了何英圻的信念:因市場制宜才是新創事業的成功之道。
他說,「我猶記得,在事業起步之初,有一天我離開辦公室。走在街上,看著霓虹燈閃爍,讓我有些感傷。我感嘆電子商務或許將取代傳統購物型態的美麗風情。然而,我擔心的事並未發生。事實上,我們看到的反而是消費者的行為改變了。電子商務反倒支持並強化了傳統商務。」
依他所言,91APP的「軟體即服務」(App as a Service)模式,能夠降低該公司以及小型零售商的成本,協助他們打開線上品牌知名度。使用91APP提供的方案,只要幾分鐘時間就能完成品牌專屬的APP與行動官網(零售商的應用程式與網站),全部費用還不到新台幣十萬元。相較之下,零售商若要從零開始,打造專屬的應用程式,花費通常在新台幣兩百萬元之譜。
給新創業者的建議
曾經創立過許多成功企業,何英圻對於創業有深刻的見解。他對於支持台灣新創團隊不遺餘力,因此今年簽署加入台灣新創競技場的「創業家大聯盟學長姐計畫」(Taiwan Startup Stadium, TSS)。
審慎判斷成功者所給的建議
何英圻認為,創辦新事業的人,對於那些已成功的過來人所給的建議,應該保持批判思考的態度,審慎分辨其建議是否適用於自己的新事業。「因為經營大企業與小公司的方式是不一樣、不相容的。因此,創業者所面臨的挑戰,是如何從經營小型新創事業,過渡到經營大型公司。來自成功企業的建議,通常是從已取得相當成就的觀點,因此或許並不適合才剛要起步的人。」
別死守過去所學,必須靈活應變
身為創業專家,何英圻認為對任何新創團隊而言,靈活應變的能力才是最大的挑戰。新事業的創辦人,通常是從學校課程中學習營運的知識與期望。然而,他相信,只有極少數真正學到如何創立公司,因為這是一門藝術,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與頭腦。簡言之,學校教育只能給你基本工具,重要的是如何應用所學,來靈活應付周遭世界的變化。
創業家精神是創業家與關心他們的人,一同保持信念,放手一搏的勇氣
在何英圻眼中,成功創業的第一大步,是保持信念,放手一搏的勇氣。那些尚未準備好邁出這一步的人,自然會有些擔憂,而身為創業家有時必須面對這一切。他說:「我的父母起初也不支持我創業。如同天下所有父母,他們不希望我虛擲光陰。然而,慢慢地,在看到媒體報導我們的第一間公司之後,他們不僅逐漸放下擔憂了,甚至還對我說,線上購物對於他們這個年紀的人,真是太方便了。」
無論如何,何英圻鼓勵所有第一次嘗試創業的人,放下心中憂慮,把全副心力投注給新創事業。「身為一名創業學長,我幫助新創團隊的方式,不是展現自己的成功,而是以幫助他們成長茁壯為目標。我希望幫助他們勇敢邁出一大步。」
瞭解台灣新創競技場在做什麼
全力帶領具創新潛力的台灣新創走向國際的新創建設家。2015年至今,旗下”Starting Lineup X” 會員社群已凝聚超過200家台灣新創,跨領域業師陣容近130位與超過30家企業夥伴,免費提供國際會展、商務夥伴、科技企業鏈結、投資人媒合等夥伴資源;並透過結合國際頂尖專家陣容,籌辦新創募資訓練營(Term Sheet Bootcamp)、國際參展行前訓練、以及一對一業師諮詢等計畫,協助新創進軍國際市場,打造亞洲地區互助互利的創業生態圈。